定制化高新企业认定/补贴服务机构

因为专业,所以多拿200%补贴

返回列表 当前位置:首页>>高新认定>>认定条件

返回
列表

2022年深圳市什么是两化融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三年间,这个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劲的区域之一,乘风破浪、勇立潮头,铺展出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画卷。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深圳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总要求,举全市之力推进大湾区建设,“引擎”功能持续彰显,高质量发展迈入新境界。

南海之滨,潮涌风劲。深圳各区域正在发生哪些新变化?又将建设哪些新平台、谋划哪些新举措?

前海

拓展港澳发展空间

打造大湾区核心引擎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三年来,作为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的重大平台,前海合作区不仅在制度创新、深港合作和法治示范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还实现扩区并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助力大湾区加速步入融合发展新阶段。

“先行先试”“制度创新”是前海开发开放的原动力,现已累计推出685项创新成果,其中65项在全国复制推广,这也推动前海深港合作在金融、贸易、航运、法治、人才等领域持续深入。

香港税务师刘国樑对此深有体会。3个多月前,他与另两位港、澳税务师及深圳合作伙伴创办的华盟灵均刘郭联营税务师事务所(深圳)有限公司完成登记手续,标志着全国第一家深港澳联营税务师事务所正式落户前海。

这正得益于前海突破制度障碍,大力放宽对港澳涉税专业人士跨境执业和设立税所的门槛。目前,前海不仅已累计注册港资企业1.19万家,前海深港青年梦工场累计孵化港澳团队275家,香港税务师、注册建筑师和澳门核数师、会计师以及港澳导游等16类专业人士还实现仅须备案即可跨境执业,极大激发起港人港企来前海创业执业和营商的热情。

让律师施智煜感受到前海新气象的是1月4日正式亮相的“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作为国家首个批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示范区,重视法治保障是前海有别于其他功能区的独特之处,也是港澳地区最看重的核心竞争优势。

“这里构建起了全方位的法律服务生态链,三地法律同仁可以在此探索涉港、涉澳和国际法律服务的新模式。”说,这有望推动前海成为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先行地。

gxqy41.jpg

目前,法务区已有司法、仲裁、调解、法律服务、知识产权保护、国际组织6大类70余家机构入驻,前海则在实现“港资港法”的基础上,正推动“港仲裁”,力争打造涉外涉港澳台的诉讼优选地。

随着去年9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出台和前海扩区,制度红利也覆盖到更大范围。继去年推出了金融、办公用房等产业政策,今年还将推出总部经济、商贸、新兴产业、专业服务等支持政策,均覆盖到整个“大前海”。

近半年来,前海扛起贯彻落实“前海方案”主体责任,已推动中央、省、市重点任务1/3以上取得阶段性进展。目前,前海正深入推进“两城六区一园一场六镇双港”建设,为港企提供更多产业空间。

根据德勤发布的《前海2020—2021年度营商环境蓝皮书》显示,前海已跻身于世界营商环境第一梯队。其中,开办企业、获得电力、执行合同3个维度全球领先,在前海开办企业便利度已接近香港。张玮

福田

全力服务国家战略河套片区一年一个样

“小河弯弯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一曲《东方之珠》,将深港间窄窄的“小河”深圳河推到世人的关注中。如今,依托这条河,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平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正在这里熠熠生辉,开创深港协同的全新局面。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位于深圳市福田区南部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接壤处,面积3.89平方公里,对于拥有地域优势的福田而言,这里不仅是粤港澳大湾区唯一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特色平台,也是城区新三十年发展新的增长极。

自2019年2月和8月,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分别被写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被定位为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合作平台以来,便迅速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而随着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福田在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前所未有。

在2021年福田新三十年开局之际,福田抢抓“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将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作为城区发展“三大新引擎”之首,全力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一年来,在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中,福田举全区之力加快建设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百人专班,主动作为。建立了“每日一汇总、每周一调度”的工作机制,日夜兼程、全力以赴,深圳园区建设接连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过去一年,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生机勃发,成为国家“十四五”规划“两廊两点”架构体系的创新极点。加速推进规则机制“软联通”和基础设施“硬联通”,科研“政策包”及首批18个配套文件落地实施,合作区跨境专用口岸建设纳入国家“十四五”口岸发展规划。引进深港澳芯片联合研究院、华为数字能源研发中心等20余个优质项目。

“海关入驻之后,企业办理出口原产地证书等业务更方便快捷,实实在在支持企业出口享惠。”今年2月,刚在“e站通”办完海关业务的联想公司关务专员穆先生如是说道。

2月19日,是深圳海关所属福田海关入驻合作区“e站通”综合服务中心一周年,该关在此设置6个海关窗口,采用“一次性接受企业申请、一条龙内部作业”模式,为企业群众提供通关、保税、车辆管理等五大类42项业务办理。数据统计,一年时间,福田海关累计审核各类单证逾28万票;签发出口原产地证书及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6000余份;办理跨境车辆备案500余辆,跨境车辆业务办理时间缩短75%。

“新阶段,要抢抓时机、攻坚攻关,奋力推进战略平台释放更强动能。”2022年福田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福田将提速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

下一步,福田将推动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条例和空间、科研规划出台,扎实推进合作区税制改革,制定实施产业政策包和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政策,全面推行“选题征集”“团队揭榜”“政企联动”等制度。同时,加快建设智慧园区,推动福田保税区一号通道扩大通行范围,推出15万平方米优质科研空间,全力服务国家战略。 

罗湖

“湾区枢纽”谱写畅通畅联新篇章

罗湖与粤港澳大湾区之间有什么关联,“湾区枢纽”一词精准概括。

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深圳综合授权改革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效,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公布,时代大潮浩浩荡荡,赋予罗湖的机遇宝贵、使命光荣。

“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区”“深港社会协同发展示范区”是深圳“十四五”规划交给罗湖的重大使命,罗湖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强化交通、交流、消费“三大枢纽”地位,加快提升畅通联通、融合协同的“湾区枢纽”能级。答好“时代命题”,谱写畅通畅联新篇章,罗湖强化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高标准高质量建设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重大平台,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在主动服务国家战略中展现罗湖作为。

交通决定着城区价值,罗湖区第八次党代会提出要强化交通、交流、消费“三大枢纽”地位,交通摆在第一位。

过去三年,深圳火车站接入全国高铁网,深汕高铁罗湖北站建设提速;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规划,协商推动港东铁北延、港车北上;莲塘/香园围口岸建成使用,日均货车流量约1400辆次,全年共查验出入境车辆近36万辆次;城市轨道网密度全市排名第二,坂银通道、东部过境高速罗湖段相继开通。

罗湖区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提出,打造以罗湖为中心的30分钟到城市外围组团、机场,60分钟到大湾区各城市中心的交通圈,一个个压缩时空的旅游圈、经济圈、朋友圈将为罗湖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活力。

与香港地缘相近、山水相连、人文相亲的罗湖,港味浓厚,是香港青年来深创业的第一站。据不完全统计,在罗湖工作生活的香港同胞有近4万人。

罗湖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举全区之力建设深港社会融合发展区,在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发挥独特作用。

打造“开放包容、深度融合”的交流枢纽重点在人的融合。罗湖对本科以上港澳青年给予2万—5万元就业补贴,对符合条件的金融、税务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提供6万元的生活补贴;在全国首推港资餐饮企业全流程开办指南,实施港澳居民就业创业“筑梦起航”计划,引入港澳专业人才200余名;在便利境外专业人才执业、完善医疗服务跨境衔接机制、营造港味优质生活圈等方面率先取得新突破。

深港两地在人才、技术、资本等层面的双向流动,逐渐拼出一个大未来。

盐田

经济发展量质齐升“湾区核心枢纽”动能澎湃

“深圳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成功实施、GDP增速17年来首居全市各区首位、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加速推进……

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被置于更宏大的叙事中,发展迈入了新阶段。三年来,南海之滨的盐田,也乘势开启了区域发展的新征程,迎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发展黄金期。

这三年,盐田区深入推进“产业兴盐 创新驱动”,“湾区核心枢纽”动能澎湃:地区生产总值迈上700亿元整数关口,2020年GDP增速更是17年来首次位居全市首位;盐田港吞吐量达1416万标箱,创造单一码头以最短时间实现2亿标箱的世界港口新纪录,盐田港东作业区正式开工建设。

这三年,盐田区坚持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纲,以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总牵引,推动大湾区不断加快硬、软联通,向制度创新和改革开放新高地迈进:深圳国际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成为综合改革试点首批项目并顺利实施,高质高效完成中央赋予的改革任务;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成为全市重大战略平台,“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空间架构基本确定,中英街关口改造、第二通道建设全面完成,沙头角口岸重建、中英街品质提升等项目稳步推进。

今年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首阶段目标验收之年。放眼未来,盐田提出了更大的目标:要举全区之力加快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和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发挥盐田港联通全球、沙头角深度对接香港的优势,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港口和口岸经济带,更好地融入和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发展大局。

按照《盐田区创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实施方案(2022—2025年)》规划部署,接下来,盐田区将着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成为“一带一路”全球贸易关键节点,建成海洋高端产业集聚区、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区、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经济合作区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到2025年,盐田将形成千亿级产值的海洋产业集群,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0%。

同时,盐田也将以沙头角深港国际旅游消费合作区建设为主抓手,以中英街、沙头角口岸、田心工业区等为核心,联动盐田港片区、海鲜街片区、梅沙片区、东部华侨城片区四个重要片区,聚焦“旅游+消费”主体功能,全力提升盐田全域旅游消费活力,推动形成“一核引领、四区联动”的空间发展架构。

gxqy43.jpg

南山

叠加战略机遇创新力量引领湾区未来

一条纵贯南山的垂直线,是这片城区创新活力迸发的最好见证者。2月16日,南山区3年重点交通建设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头号项目”创新大道项目地块举行。这条大道串联起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留仙洞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基地、高新区、后海片区,推动资源整合、创新聚合、生态融合,一条全球科技产业创新中心的“星光大道”呼之欲出。

与湾区同频,与世界共舞,日新月异的南山故事未完待续。

近年来,南山区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精心谋划西丽湖国际科教城、西丽高铁新城、深圳湾CBD“三大战略工程”,提出南山创新大道、蛇口国际海洋城、深圳湾文化走廊“三大示范工程”,一起组成新时代“3+3”战略示范工程。如今,两大工程齐头并进,各项事业繁荣发展,助力南山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明珠”。

去年底,首届西丽湖论坛在西丽湖国际科教城举行。科技部、广东省及深港两地领导,全球顶尖科学家、诺奖得主、知名院士齐聚西丽湖畔,共商创新大计、共襄湾区盛事,为南山稳固“广东第一、全国前三”经济地位提供科技动力。

2020年底以来,国家、省、市的系列重磅文件中都明确支持西丽湖科教城建设。作为深圳市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战略平台之一,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内已聚集一批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片区布局国家实验室鹏城实验室,拥有国家、省、市各类创新载体519家,集聚深圳约50%以上的高校资源和深圳约60%以上的高层次人才。可以预见,西丽湖国际科教城将成为深圳又一重大创新平台,以创新力量引领湾区未来。

湾区智“汇”南山,交通线也交会于此。随着西丽综合枢纽效果图曝光,一个连通粤港澳大湾区的复合型城市综合体未来可期。在规划设计中,西丽高铁新城片区规划居住工作人口约8.5万人至10万人,地区的开发总量约360万平方米。西丽高铁站规划总规模为13台25线,比深圳北站的11台20线更上一层楼。此外,该片区还将与西丽湖留仙洞片区、高新园片区、后海片区等形成功能互补,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和全球科创及商务人士的高频次交流。

在南山的土地上,特区、湾区、先行示范区、自贸区、合作区、高新区等国家战略汇聚叠加。久久为功,乘势而上,南山将以更牢的基础、更足的底气,建设深圳之标杆、湾区之核心、全国之典范,加快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宝安

栽种湾区“梧桐”智汇“三城”建设

“宝安国际人才服务站,是宝安区首个可以办理来华工作许可政务服务的国际人才服务站。”去年11月,宝安国际人才服务站正式揭牌启用,宝安“湾区国际人才港”建设迈出新步伐。

为了落实“双区”建设“打造国际人才高地、优化海外人才服务”的要求,近年来,宝安区倾力打造了湾区国际人才港,内设宝安国际人才服务站、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海归岛)、海外人才创业中心三大载体,旨在打造集国际人才创新创业服务、猎头服务、港澳人才和外国人服务、招商引资、高新技术合作于一体的大湾区国际化人才综合服务平台。

“宝安区现有超过2000名获得工作许可的外籍人士,更有着一大批港澳青年和国际化的企业。”宝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宝安湾区国际人才港的建设将助力宝安探索人才服务新方式,打造人才向往、竞相成长、追梦圆梦的魅力城区。

据介绍,在湾区国际人才港内,宝安国际人才服务站能够为国际人才(含港澳)提供个人所得税返还、外国人就业许可受理、出入境政策咨询等服务,通过政策服务和交流活动汇聚人才资源、招商资源和技术资源;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旨在加强海归岛在港澳地区的宣传推广,积极与港澳高校与社团对接,吸引港澳青年到海归岛创业发展;海创中心则与中国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中心合作,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营商环境的海外宣传,优化政策咨询与办公服务,吸引更多外国人到海创中心入驻创业。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作为深圳的人口大区、产业大区,宝安区深入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不断拓宽创新人才工作思路、优化聚才发展环境,以更积极的作为厚植人才优势,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迈入“双区”驱动、“双区”叠加的黄金发展期,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明确了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国际化湾区滨海城、高品质民生幸福城的发展路线图,提出“在服务前海、服务港澳中推动宝安新一轮发展”,为港澳同胞特别是港澳青年前来学习、就业、创业、生活创造便利条件,打造香港企业和机构进入内地的首选地。

“港籍事业编制让我感受宝安区开放包容、充满活力的氛围,也让我更有信心能够在这里获得归属感、安全感。”谈及宝安区事业编制定向港澳招聘工作,一位参与笔试的香港青年说。

港澳籍专项招录是宝安人才工作的一项创新举措。“伴随着前海‘扩区’,宝安成为国家级战略主战场。我们要在服务前海、服务港澳中推动宝安新一轮发展,离不开一支具有前海意识、湾区思维、国际视野的人才队伍。”宝安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去年以来,宝安已签约2名港籍教师,并先后在深圳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深圳市2022年服务“双区”建设专项招录公务考试中设置2个职位,吸引446名港澳籍永久居民报考。

龙岗

迎接深港合作对标全球打造产业高地

在龙岗企业亚辉龙生产车间里,一批供港新冠病毒检测试剂连日来源源不断发往香港。该企业近期将共计发送超千万人份试剂,助力香港抗疫。这成为当下深港双城携手抗疫的缩影。

龙岗全面抢抓“双区”驱动、“双区”叠加重大机遇,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以“湾东智芯”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为抓手,积极加强深港战略连接,全力打造“IT+BT+低碳”三大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具有世界级竞争力的产业高地。

当前龙岗正大力实施“一芯两核多支点”战略,推动“IT+BT+低碳”三大核心产业集群化发展。

放眼龙岗东西两翼,一边是目标打造交通互联、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低碳智造核”,一边是目标打造万亿级世界电子信息集群承载区的“信息数字核”。东西双核,瞄准各自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赛道,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过去一年,东西双核大动作不断,重点区域的产业竞争新优势正在凸显。在西核,龙岗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市1/3,已形成较为完备的电子信息产业链。未来,龙岗将高标准推进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承载区建设,形成创新能力世界一流、产业链自主可控的全球第三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在东核,生物医药、低碳、新能源产业力量正在集聚。全市五大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之一宝龙生物药创新发展先导区,今年开年便迎来深圳普罗吉医药园(一期)、精锋医疗研发生产基地等3个重点项目落子。去年,第九届国际低碳城论坛重回龙岗,氢能公交、零碳公园、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等龙岗实践,交上了一份亮眼“双碳”答卷。未来,龙岗计划引进培育氢能、光伏、地热等可再生清洁能源项目,加快打造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建设示范区。

未来五年,龙岗将实施电子信息产业领跑计划、生物医药产业赶超计划、绿色低碳产业壮大计划。到“十四五”末,龙岗基本建成产值规模超万亿的全球电子信息产业高地,初步建成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创新高地,基本建成服务全国碳达峰、碳中和事业的低碳产业示范。

深圳东部,推进深港合作迈向更深更广的期待愈加强烈。在龙岗中心城,一块面积26.29平方公里的土地,今年被规划为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

这座主打“深港牌”的科教城,是龙岗区“一芯两核多支点”发展战略中引领全区发展的“湾东智芯”,也是龙岗未来发力深港合作的重要阵地。

过去一年,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的发展基础在不断夯实。龙岗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面加强战略合作,推动深圳分子聚集体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等科研创新平台集中落户龙岗,龙岗和香港两地在人才交流、创新资源汇聚等方面呈现出新气象。

龙岗“南联”香港的通道也在打开。莲塘口岸和正在建设的东部过境高速,将为深圳东部和香港构建一条快速来往的“大动脉”。接入大运枢纽的轨道14号线,未来将缩短大运片区与河套地区的时空距离,助力龙岗加速融入深港创新圈。

发展格局进一步打开的同时,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也更深厚。

文化产业,将成为未来支撑龙岗实现高质量的重要一极。2020年,龙岗文化创意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21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0%,有望成为全区第四大支柱性产业,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获得“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资格。未来,龙岗将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东部文化中心和国际文体活动中心,推动经济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并驾齐驱。

gxqy44.jpg

龙华

抢占数字化赛道引领城市升级

2021年,全区752家数字经济核心企业产值达到4668亿元,同比增长26.7%,增速远高于“四上”企业总体增速;全年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其中非富士康规上工业规模首次突破3000亿大关,非富士康百强外企业增速创历年最高;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3.82亿元,增长14.2%,排名全市第三……

2022年开年,作为深圳市产业大区,龙华交出了“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亮丽答卷,为虎年再启新征程奠定了更高的起点。

这份答卷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来,龙华区抢抓数字化发展机遇,打造全国领先的数字经济先行区的直观成绩。

当前,数字化正以不可逆转的趋势改变人类社会。城市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城市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亦是塑造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之举。

深察时势,谋定而动!龙华区在全市率先提出,建设“数字经济”“数字城区”“数字治理”三位一体“数字龙华”,在深圳乃至全国以一区之力率先擎起数字化发展的旗帜。其中,打造“数字经济先行区”格外引人瞩目。

三年来,龙华区步步为营稳打稳扎,推动数字经济的车轮滚滚向前:

其一,率先出台系统性最强、覆盖面最广、支持力度最大的“1+N+S”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涵盖10余个产业领域、20多个政策、超30亿元预算,并发布全国首个县域数字经济发展研究报告,数字经济政策生态体系初具规模。

其二,产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深入推进。2021年,实现区内1640家规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估全覆盖,有效样本率达81.1%,样本数量占全市总量的36%,评估总量和覆盖率双双位居全市首位;服务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场诊断超百家;推出首批10个可复制推广的行业标杆项目,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模板。

其三,产业数字化赋能行动深入推进。2021年,实现区内1640家规上工业企业两化融合成熟度评估全覆盖,有效样本率达81.1%,样本数量占全市总量的36%,评估总量和覆盖率双双位居全市首位;服务亿元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现场诊断超百家;衔接汇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工业富联等2个国家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蘑菇物联等18家省资源池企业和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等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全年推动上云上平台项目超800宗,全区企业上云项目近2.6万个,打造上云标杆项目20多宗,为“云上龙华”提供样板示范。

其四,率先认定首批4个数字经济园区(楼宇),遴选10个潜力园区(楼宇)加快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建设,拓展优质产业空间148万平方米,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金融等重点产业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其五,连续举办全国工业互联网大赛、大湾区(深圳)数字供应链峰会、全国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深度行等重大活动,汇聚全国资源,持续发力塑造数字经济先行区品牌形象,吸引海内外数字经济人才逐梦龙华。

正是这一系列势大力沉的创新之举、开拓之举,构建起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生态,推动着龙华区数字经济长驱向前。 

坪山

塑造发展新优势“未来之城”建设提速

近日,工信部“2021年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5G+车联网先导应用环境构建及场景试验验证公共服务平台”(深圳)项目启动暨实施部署会在坪山区召开。“5G+车联网公共服务平台”项目将主要在规模化部署车联网综合网络环境、改造并新建智能网联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开展相关工作,助力深圳(坪山)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无独有偶,不久前,由工信部主办的“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召开,在全国范围内征集并遴选出58个“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优秀案例,全国唯一“空—天—地—海”无人立体化全域智慧交通场景——深圳市坪山区“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平台”成功入选,荣获“2021中国5G+工业互联网优秀案例”称号。

5G、无人驾驶,当前最为火热的两个新兴赛道,坪山都占据了发展主动权,这也成为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坪山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三年,坪山通过全力打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坪山,全力构建起支撑创新坪山发展的“四梁八柱”。2021年,在坪山区第二次党代会上,坪山再次调整坐标系,调高对标点,提出加速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以此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

日前,深圳市科创委对外发布了《深圳国家高新区“十四五”发展规划》,作为核心园区的坪山高新区,将以产业创新为发展主线,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城。依托园区整体空间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自然资源,打造“双核四片,蓝绿镶嵌”的区域空间结构。作为“创新药、智能车、中国芯”为代表的高端制造业集聚发展承载区,坪山发展被寄予厚望。

事实上,仅在过去一年,坪山高质量发展呈现出不断加速态势:大湾区国际疫苗创新中心在深圳市坪山区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区落成,中芯国际12英寸晶圆代工生产线配套厂房项目落地、荣耀智能制造产业园投入使用,深圳市生物医药创新产业园提容项目开工,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华南安评中心落户……

当前,坪山正瞄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高端,围绕全域全链的创新生态体系建设,继续做大做强“3+X”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中心、集成电路产业新集群。除此之外,坪山正在加速谋划建设的全新机制高等院校集群,则将为坪山形成基于创新链的共生格局提供有力支撑。目前,全新机制的创新创业学院已经正式开学,全新机制的深圳医学科学院(筹)已正式挂牌。 

光明

创新载体加快集聚科研经济蓄力起势

2022年1月初,光明科学城启动区项目首批实验室设备进场,标志着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土建工程部分已具备交付条件,正式进入收尾阶段。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科学城承担了服务国家战略、铸造国之重器的使命,跑出了建设“深圳速度”。

2021年,深圳市、光明区不断优化光明科学城发展体制机制,出台了系列重磅文件。市级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机制进一步优化,市委书记任组长,小组办公室下设5个跨层级、跨部门专责小组,市区紧密联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成效初步显现。

同时,印发《深圳光明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赋予光明科学城五大战略定位;正积极推动市人大将《深圳经济特区光明科学城发展促进条例》纳入2022年度立法计划。

光明科学城规划体系日益健全同时,创新载体加速集聚,科研经济蓄力起势。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落地。目前,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设施土建部分已基本完成建设,正加快开展设备采购和关键平台搭建工作。材料基因组设施正抓紧推进场地装修和关键设备购置工作。鹏城云脑Ⅲ、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器件科学与应用研究等设施已完成立项,正加紧开展建设前期工作。

此外,光明科学城正加快建设科研机构平台。广东省石墨烯创新中心、深圳市神经科学研究院、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一批机构平台已正式运作。深圳湾实验室过渡场地达到4万平方米,已拥有科研团队80余个、科研人员800余人。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项目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审议通过。同时,加快建设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和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两所研究型大学。

围绕大设施同步规划产业创新载体,光明区首创“楼上创新、楼下创业”综合体模式,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推广的深圳经济特区经验举措47条清单。目前,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已投入运营,在光明区注册落地厚存纳米、中科碳元等23家优质初创企业。复制推广该经验,光明区将打造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已取得设备购置概算批复,正加快场地内部装修工作。

从2018年深圳市委、市政府布局光明科学城,到今天,光明科学城进入了“船到中流浪更急”的新阶段。

2月8日上午,光明区虎年第一会——光明科学城建设指挥部2022年第一次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光明区宣布2022年光明科学城将实施顶层战略引领行动、创新引擎打造行动、创新载体集聚行动、创新生态培育行动、产研双向融合行动、人才高地建设行动、城市环境提质行动、空间保障行动等“八大行动”,聚焦政策体系完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服务保障强化、科研经济发展、引才育才用才、公共城市配套提升等7个方面重点发力,以主阵地作为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 

大鹏

实干展现新作为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大鹏新区成绩累累: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文明论坛”中,大鹏新区获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编制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全球最大乐高乐园度假区落户;揭牌中国(深圳)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加速推进轨道8号线三期、深惠城际大鹏支线……

从自然生态环境到产业发展,再到城市基础建设,大鹏新区都取得了新成绩,也准备迈开新步伐。近年来大鹏新区贯彻“生态立区、经济强区、福民兴区”的发展理念,以实干展现新作为,坚持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共筑粤港澳大湾区美好蓝图徐徐展开。

被称为深圳的“生态特区”的大鹏新区,有着良好的生态环境:截至去年12月27日,新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24,空气质量优良率97.8%,PM2.5平均浓度14.0微克/立方米;河流水质、近岸海域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各项环境质量指标均为全市第一。

基于优良的生态,大鹏新区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级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生态文明建设“国字号”招牌。2020年,大鹏新区成功创建经济发达地区首个“中国天然氧吧”,大鹏湾作为三大美丽海湾优秀案例之一向全国推介。

此前,大鹏新区已经编制全国首个《海洋碳汇核算指南》。当下,新区正通过推广GEP应用、创建EOD试点等,推动经济发展提效、生态环境品质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提质、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营造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新时尚。多年来,大鹏新区坚定地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共赢之路。

被称为“滨海科技小城”的坝光日前开启了新项目:坝光产业孵化器及坝光创新创业园建设工程。项目将为生命健康、食品科技等企业在新区发展提供研发场地、实验检测用房和共享型配套空间。

而此前,位于坝光片区的深圳乐土沃森生命科技中心1栋建筑投入使用、4栋建筑完成主体结构、2栋建筑基坑开挖,建成后将引进诺贝尔奖得主、国内外院士,设立院士级实验室和重点生命科技项目。

城区发展,产业为先。在2021年3月深圳印发的《深圳国际食品谷发展规划(2021—2035年)》,深圳国际食品谷规划明确了以大鹏新区为核心载体(创新先导核)。

同年10月21日,中国(深圳)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在大鹏新区揭牌,标志着以深圳其他地区为高端展示区,以大湾区城市群为服务拓展区,在深圳周边对口帮扶地区建设多个产业集聚园的中国(深圳)国际食品谷从规划和顶层设计,正式迈进落地实施阶段。

文旅产业作为大鹏的三大产业之一,近年来也迎来新的进展:全球最大乐高乐园度假区深圳乐高乐园动工;金沙湾国际乐园水世界、儿童世界正式开业……

除了产业,大鹏新区近年来也积极推进交通发展,如轨道8号线三期、深惠城际大鹏支线等轨道交通项目。目前,轨道交通8号线溪涌车辆段项目涉及溪涌、盐村两个居民小组的签约率已达88.7%、深惠城际大鹏支线葵涌站段已全面移交施工。随着“双轨道”的建设推进,大鹏新区的交通布局也将迎来巨变。

深汕

加快建设宜居宜业“智造新城”

2月23日,《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实施。规划提出,将加快小漠国际物流港等重大项目建设;完善深圳铁路多枢纽体系,规划新建深汕等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深汕第二高速公路建设,继续推进深汕高速等交通繁忙路段扩容改造,加快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四好农村路”。

这成为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下称“深汕合作区”)加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深汕合作区是全国首个特别合作区,是深圳第“10+1”区,正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和田园都市,打造新时代先富帮后富、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范例和创新典范。

深汕合作区以“智造新城”建设为引擎,围绕产城融合、城乡融合,探索职住平衡、宜居宜业发展新路。同时持续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细,筑牢“三农”发展根基,不断开创“特别+合作”“特区+老区”“田园+都市”新局面。当前,深汕合作区正在革命老区农渔四镇的基础上,加快建设一座智造新城,建设现代化的滨海新区、产业新城、田园都市。

“深汕合作区建设产业新城指的是智造新城,发展的是优质产业,和更具有引领性的产业,要选和深圳产业体系衔接紧密的产业。”深汕特别合作区党工委书记王延奎表示。

在产业布局发展上,深汕合作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围绕深圳市“20+8”产业集群布局,在构建“一体两翼”(西翼深汕智造城+东翼机器人集聚区)产业格局的导向下,紧紧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海洋经济3大方向,重点发展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海洋产业6大产业集群。近年来,深汕合作区持续探索职住平衡、宜居宜业发展新路,并取得初步成效。

交通方面,目前通过厦深高铁联通,市民在深圳北站乘车,最快仅需46分钟就可以到达深汕合作区。广汕高铁和深汕高铁也在加快建设中,建成通车后,深汕合作区与广州市和深圳西丽的通勤时间将分别压缩至50分钟和30分钟。

与此同时,深汕合作区“五横六纵”内部骨架路网也在加紧完善中。深汕大道改扩建工程将于今年9月全线通车。

教育方面,南外深汕西中心学校已成为深汕合作区的一座“明星”学校。接下来,深圳市第二高级中学实验学校(原深汕高级中学)将于今年9月招生开学,“十四五”期间提供3000个高中学位。深汕高中园也将于2023年建成,交由深圳中学运营,三所普高计划提供9900座高中学位。

住房方面,深汕合作区坚持打造“双六十”住房保障体系,目前已投入使用保障住房项目4个,共计3490套,今年底将超过1万套。规划和在建项目14个,共计25780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创作,该文观点及内容相关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学习,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我们立即清除!

本文标签:

相关资讯

05-13 2023

2023年深圳高新认定条件是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1.在中国注册的品牌在过去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赠与、并购或五年以上的独家许可,对主要企业产品的核心...

02-22 2023

2023年深圳中药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认定,有哪些资格条件要求

问:2023年深圳中药行业可以申请专精特新企业资质吗?答:肯定可以的,只要满足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那就可以申请!...

02-22 2023

2023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认定,有哪些资格条件要求

问:2023年深圳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可以申请专精特新企业资质吗?答:肯定可以的,只要满足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那就可...

02-22 2023

2023年深圳智能驾驶操作系统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认定,有哪些资格条件要求

问:2023年深圳智能驾驶操作系统行业可以申请专精特新企业资质吗?答:肯定可以的,只要满足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那...

02-22 2023

2023年深圳智能机器人产业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认定,有哪些资格条件要求

问:2023年深圳智能机器人产业行业可以申请专精特新企业资质吗?答:肯定可以的,只要满足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那就...

02-22 2023

2023年深圳智能感知系统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认定,有哪些资格条件要求

问:2023年深圳智能感知系统行业可以申请专精特新企业资质吗?答:肯定可以的,只要满足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那就可...

02-22 2023

2023年深圳智能电网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认定,有哪些资格条件要求

问:2023年深圳智能电网行业可以申请专精特新企业资质吗?答:肯定可以的,只要满足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那就可以申...

02-22 2023

2023年深圳增材制造装备与系统行业专精特新企业如何认定,有哪些资格条件要求

问:2023年深圳增材制造装备与系统行业可以申请专精特新企业资质吗?答:肯定可以的,只要满足深圳市专精特新企业认定条件,...


咨询

电话

高新项目咨询专线

133-8038-1893

资助补贴咨询专线

131-2899-9711

高层次人才咨询专线

131-2899-9711

微信

微信客服

公众号

扫码免费出方案